常见的未成年人心理情绪问题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我们中学生常因个子过矮,过高,过胖,过瘦,五官不端,口吃,身有残疾缺陷等自卑;或因记忆力差、思维迟钝,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或因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一无所长而自卑。不管是哪方面的自卑,其表现是相同的,即都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从而对外界评价敏感,缺乏信心,悲观失望,郁郁寡欢,萎靡不振甚至于沮丧轻生。 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产生取决于个体对各种事实(挫折,缺陷,不足之处等)的评价和态度。例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能使所有人都产生自卑。只有那些认为“考试不及格,一切都完了”的人才会自卑、消沉,而认为“这次考试不理想,虽然使人有些不快,但还有机会下次争取考好点的人则不会自卑,而是化失败为动力。可见,我们的心态调节与有意识的归因训练,是可以调节我们的自卑心理的。


2: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 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不少中学生由于 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3.孤独心理。由于某些原因(如自卑,父亲离异,家庭不和睦或家庭粗暴教育等),一.些学生过早地接触痛苦,在-种畸形的“自我保护”动机驱使下,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外界交流。对周围的人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冷漠。他们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亲密的人际关系,在班上往往不受欢迎,甚至遭受同学的讥笑与排斥。他们不愿把平时受到的挫折、失败、痛苦、悲伤倾诉给同学,而都郁结于心,超过了他们心理所能承受的能力,再加上紧张的人际关系,令他们更加孤僻,更容易发展为抑郁的心理


4.嫉妒心理。 中学生好胜心较强,易争强好胜,不服输,不愿屈居下游。一般的同学能够 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采取正确的方法,迎头赶上,但那些具有嫉妒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却不能如此。他们不甘落后,却又不设法提高自己,而是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采取不当乃至非法手段,损坏他人的名誉,来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在中学,一部分学生漂亮的容貌、优异的学习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老师的宠爱,常常会引发另一部分学生的嫉妒之心。他们越是关心和重视嫉妒对象,越有可能会让绝望与恐惧感击中,从而发展为憎恶、敌意、怨恨和复仇这样一些恶 劣的情绪。嫉妒这种心理障碍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


5.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现象。它是由一定的应考情境引起,以担心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受个体的认知评价、人格因素和其他身心因素制约的考试时常见的种心理现象。 表现为:一听说n要考试就紧张起来,考前睡不好觉,考试时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现象,某些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一 到考试就慌了手脚,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据调查,在中学生中,对考试具有明显的焦虑症状约占11. 18%。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危害,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造成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