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问题

发布者:朱洵发布时间:2018-12-11浏览次数:376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如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实施,城市化速度加快,环境污染,人口大规模流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贫富差距加大,家庭结构改变,儿童入学入托困难,地缘文化冲突,学习和生活压力日趋递增等,给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递增儿童精神健康状况问题日趋突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世界卫生组织1983年报告3-15岁问题心理社会问题异常检出率是5-15%,我国的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异常检出率是11-18%,儿童已经成为精神健康问题的重点人群。

工具使用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包括情绪症状(焦虑,紧张,躯体不适),品行问题(发脾气,欺负别人,与别人吵架,说谎,偷东西),多动注意不能(过分活跃,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持久),同伴交往问题(喜欢独处,不被同伴喜欢,被欺负,无好朋友),亲社会行为(同情心,志愿帮助别人,对低年龄儿童友善,与人分享,体谅他人)。前4是影响程度,后1是长处因素。

结果显示,4-18岁儿童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困难异常率14%,亲社会行为男生低于女生,小学生高与幼儿园及中学生,城市高于农村。亲社会行为异常检出率14%,城市好于农村,小学生好于中学生。情绪与行为异常影响日常生活的7%。儿童青少年50%有一方面行为和情绪问题,应该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在中小学生普及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干预十分必要。同伴交往异常30%,是第一位,农村,高年级儿童情绪特别交往问题严重,独生子女也是导致特别交往异常的危险因素,独生子女被过度保护,关注,容易产生自我中心的思维,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狂方面存在轻微心理失调,同时家庭交往中缺少同伴交往经验,容易出现同伴交往问题。当前儿童青少年超过1/3是独生子女,农村为1/2,高年龄明显。男性情绪问题,亲社会行为低于女性,品行问题,特别交往,多动注意不能,高于女性。说明女生容易受到情绪问题影响,主要表现为抱怨身体不适,情绪忧虑,但是容易与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男生表现是多动,过度活跃,分心,同伴交往困难,撒谎等。农村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比城市严重,可能与农村父母的文化程度低,管教方式不恰当,学习生活环境比较差有关。部分留守儿童长期亲子关系缺少,安全感和依托感缺乏,导致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农村中学生接受心理咨询的意愿比较低,更无处心理咨询,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出问题。因此,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重点应该在农村。幼儿,小学生自控力不强,多动注意问题比较多。小学生相对幼儿比较成熟,有一定是非概念,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的技巧,比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叛逆心理,心理比较单纯平和,亲社会行为问题,同伴交往问题比较少。中学生进入青春期,身心发育,逆反心理,性别意识,同伴交往,情绪及品行问题凸显。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城乡儿童不同的情绪和行为问题,需要进行分类干预,有的放矢。